close

姑且不論學費調漲一事

1.我認為合作是必要的,大學若自成一體系不與企業接軌,畢業後更難銜接。

2.實習是好的,曾有一言論提到實習生與工讀生是不同的,實習生主在學,需要人帶,需要藉由這個經歷了解企業,看這個領域的生態。工讀生一直只能是工讀生,當然他可能也會從中得到一些經驗,更有可能在打工過程中得到好的機會。但是實習生可以碰觸的範圍有機會更廣。

3.畢業生的工作薪水低,社會環境一直在變,與以前不同,現在的這些情形是否反應了一些事情讓我們思考?當然姑且不論失業以久找不到工作的人,這裡談的主角是畢業生,別陷入薪水低的迷思。因為我們進入已開發國家,這與過去開發中國家是不同的。意味著現在薪水低是要告訴我們一些事情,在警告我們我們應該怎麼做才能增加自身價值?如果不因為現在的情況做改變?我們是否會被淘汰?如果我們自己做一些改變,是否代表著我們可能會有更寬廣的未來?

4.關於學費調漲,不論是學校或政府他們在規畫應該都有他們的思路,我們是否雙向都要聽清楚對方的思路?才能找到適宜的解決之道。現在我們聽到的都是二手消息,也就是經過別人斷章取義或是加油添醋,然後這樣噪動人民,我們就這樣眼睛、耳朵、心被蒙住了。

5.我們是不是害怕失去什麼而反對?真的只有失去沒有獲得嗎?

 

以下是取自台灣立報新聞

育才向資本靠攏? 學生赴校長會議抗議 from 台灣立報 2014/01/10

【記者郭琇真綜合報導】

103年全國大專校院校長會議9日在台南崑山科大展開,聚焦討論產學精進、人才培育、法令俱進3大議題。同一時間,反教育商品化聯盟、高教工會、團結工聯在校門外高舉抗議布條,反對大學市場自由化、《人才培育白皮書》向資本生產靠攏。

反教育商品化聯盟等團體一再呼籲,教育部應履行學費凍漲承諾。聯盟聲明稿中指出,此次會議主題與內容和教育部去年推出的《人才培育白皮書》相仿不論是探討「為產業加值」、「精進產學」等,都是在強化高等教育的市場化導向,讓教育內容更加圖利資本生產;聯盟堅決反對以「產學合作」之名,讓大學淪為企業「外包」的研發中心,並以實習、學習名義,行剝削學生之實。

教育部去年12月推出《人才培育白皮書》,以「12年國教」、「技職教育」、「大學教育暨國際化」為主軸,提出16項因應策略、39項行動方案,其中包含了大學經費、人事、教學等鬆綁方案反教育商品化聯盟代表陳炯廷表示,教育部的《人才培育白皮書》實際上就是要讓學雜費調漲權力下放到各大學,讓整體高教更為商品化及私有化,家長負擔越來越重,但學生畢業後就業薪水卻一直降低。陳炯廷指出,教育部大力推廣產學合作,變相讓大學成為職訓所、研發中心,學生必須自行負擔教育訓練的成本,另方面因「實習」而被迫接受不合理的勞動條件,讓高教政策朝財團、資本傾斜。他認為,課徵資本利得,擴大教育經費的編列,就可增加私校教育經費的補助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spoonbil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